维生素D被称为“阳光维生素”,主要来源于皮肤的阳光照射和食物摄取,是一种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激素,具有调节钙磷平衡,促进骨代谢,调节免疫等多种生物学效应,是参与物质代谢、促进生长发育、维持人体健康的重要脂溶性维生素。孕期各阶段稳定适宜的维生索D水平对于母体及胎儿健康至关重要。妊娠期,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量逐渐增加,受到饮食结构、生活习惯、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索影响,孕妇容易出现维生素D水平异常。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每天约有1000名妇女死于与妊娠和分娩相关的并发症。几乎所有的死亡病例均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已证实维生素D缺乏和先兆子痫、妊娠糖尿病、早产和其他组织特异性疾病发病风险增加相关。
我国人群维生素D营养状况受地区、季节、年龄等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80%孕妇维生素D缺乏,尤其是孕中期和孕晚期或冬季皮肤吸收紫外线减少的情况下,缺乏更为明显。孕妇和胎儿的维生索D营养常常被忽视,这是人的生命极为活跃的时期,各种营养要求丰富而均衡,但是维生素D和钙营养常缺乏。因此重视孕期维生素D水平监测,合理正确补充,对保障母婴安全有重要意义。
儿童期是体格和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相对较高。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由选择食物的机会增大,往往出现挑食或零食过多,再加上我国食结构的特点,易导致营养失衡以及维生素矿物质的缺乏。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每年有760万五岁以下儿童死亡。超过三分之二的早期儿童死亡是由一些通过负担得起的简单干预措施可以预防或治疗的病症所导致。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肺炎、腹泻、疟疾以及生命第一个月中的健康问题。所有儿童死亡中三分之一以上与营养不良有关。我国婴幼儿中43.7%维生素D水平不足,12.5%处于缺乏状态,而几乎全部的新生儿都是维生素D缺乏,尤其是北方户外运动减少的冬季,皮肤吸收紫外线减少的情况下,维生素D缺乏更为明显。
因此重视母婴和儿童维生素D水平监测,合理正确补充,对保障母婴和儿童的安全与健康有重要意义。